齊采網發力行政辦公,把“雞肋”變成“企業級服務入口”
隨著阿里釘釘推出主打企業服務的3.0版本、京東企業購頻頻發力,“企業級服務”越加受到資本市場青睞,似乎已成為了2017年的行業新風口。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企業級服務創業項目有近400個,涉及20余個領域,包括企業報銷、企業商旅、CRM、ERP、HR、OA及協同辦公、收銀支付、考勤管理等。 然而這些企業級服務商最苦惱的事情,莫過于敲不開企業的門。獲客成本太高、方式單一都成為重度垂直領域企業級服務商的核心問題。
從“需求”切入找準市場
浪里淘金。在大部分企業級服務商都將視野聚焦到技術、財務、人力或者APP開發、軟硬件升級等重要領域時,卻有一群人獨辟蹊徑,將關注點放在了“雞肋”般的企業行政服務上。 “行政就是打雜的”,這是人們對于行政崗位的普遍認識。行政服務著全公司,每天需要處理各種事情,由于工作涉及領域廣,常會面臨諸多困難甚至挑剔。因此,行政人員具有被重視、被認可的價值需求。解放行政,以專業的行政服務讓他們從那些耗時、耗力的雜事中跳脫出來,便成為了該領域的市場需求。 另外,企業行政類支出有成本把控需求,行政類工作存在績效改善、效率提升、方案優化等需要,以此為突破口,將能敲對企業的門,有針對性地解決用戶痛點,實現運營和轉化。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中國注冊企業4000多萬家,企業服務市場規模高達十萬億。其中,如果每個企業每月行政支出為一萬元,且行業前三的企業行政服務商市場占有率不低于5%,則年市場規??筛哌_5000億。也就是說,原來以為“雞肋”般的企業行政服務,其實具有年市場規模千億級的可挖掘潛力,市場空間不可謂不大。 找準了市場,齊采網應運而生。齊采網創立于2016年3月16日,主要圍繞企業服務需求,從專業、效率、價值三個層次,提供基于SaaS平臺的、企業消費領域“硬件+軟件+服務”的產品場景化解決方案。 齊采網創業核心團隊有:CEO章愛文,原京東集團研發戰略項目管理負責人、京東到家總裁助理兼華中區域總經理、畢業于清華大學計算機軟件工程;CMO 孫韶強,原齊心集團市場及運營負責人,15年以上綜合辦公行業市場運營經歷;其他來自華為、蘇寧易購、美的等明星企業的創業者。
以“精深”為本鍛造平臺
章愛文認為,企業行政服務不只要考慮用戶的單一需求,還應實現產品品類的一站式和服務質量的高標準。也就是企業行政服務不只應該讓專業的人來干專業的事,而且外延要廣、要深,質量要高、要精。 基于此,齊采網從用戶需求切入,攜手磁云科技,憑借“產業+互聯網”的技術研究和商業模式創新,打造出了涵蓋辦公采購、員工福利、設備和綠植租賃、飲用水、商旅、社交、工商財務法律資訊、辦公室裝修、保潔、快遞、搬家等產品的多元化、專業化、透明化企業行政管家服務平臺。并在圍繞“辦公場景”服務深挖用戶潛在需求的過程中,不斷優化產品,打造平臺特色,形成了自己強有力的支撐點:
用“聯動”思維做強生態
齊采網的營銷與大多數傳統電商一貫的“廣告+燒錢”模式不同,具有“線下包圍線上,線上線下聯動”的獨特營銷策略。 線上:提供社群運營和在線方案,并通過產業互聯網的優化升級、平臺數據化,實現專業、高效的服務。 線下:商圈合伙人現場對接,及時響應客戶反饋,提供及時、精準的需求性服務。本地化特色壁壘較高、用戶粘性強。 這一策略的實施,讓社群和合伙人既成為了獲客的來源,也變身為用戶運營和管家服務的主體。這也是齊采網區別于其他企業行政服務平臺的營銷方式。 一年來,運用“快速迭代、小步快跑”的互聯網邏輯,齊采網通過線下重度運營,將3萬多開始抱著質疑態度的企業主,變成了自己平臺的第一批種子用戶。期間,還積極推進商業模式研究和市場驗證,通過行業上下游各環節的反復試錯,率先實現服務與產品的優化升級。 為了驗證其商業模式和市場容量,齊采網曾基于商圈用戶劃分,選取深圳CBD商圈三公里半徑內的近5000多家企業接洽企業行政管家服務。僅4個行政管家參與,短短3個月內,便與其中70%以上的企業達成了平臺合作。 該商圈內的大樓、園區、物業等也主動聯系參與齊采網的線下服務,依托他們的天然優勢為之提供便利條件,開放倉庫、廣告位等資源,攜手推動商圈范圍內的企業行政管家服務生態閉環。 以辦公室采購為剛需,齊采網有天然的、低成本的獲客優勢。此外通過商圈合伙人,也可以精準、有粘性地實現跑馬圈地,建立起完善的生態服務圈。 當前,齊采網還與磁云科技體系內的商法通(企業法律服務商)、依服寶 (企業團隊服裝定制)、工聚來(企業工具采購服務商)等企業形成了良好的聯動效應,并與云印、順豐、京東等多領域的企業達成了異業合作。 章愛文表示,服務沒有邊界,齊采網有做到行業前三的壯志雄心,也有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干認知,接下來,齊采網會切實推進一個三步走計劃,以期將企業行政管家服務做好、做大: 一、強化行政管家的服務,通過不斷設計解決方案來提升用戶體驗,提升客戶滿意度; 二、用五年左右時間實現用戶數量的積累,并進一步升級,實現產業金融; 三、成為企業級服務商的入口,建構起企業間的共享平臺,最終打造一個行業領先的企業服務生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