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塑網COO陳沖:B2B是農民起義還是軍閥混戰?
風起云涌的時代,多少歷史正在重演,商戰亦是如此。 從2014年開始,B2B一屁股坐在“互聯網+”風口之上,阿里開創的B2B模式從未有過像今天這般的熱情和熱量。 1、B2B模式為何突然暴熱,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過剩產能: 經濟的放緩,讓市場需求大幅下滑,當生產方還是不計成本地按照計劃經濟方式生產,流通的市場已經遠離計劃,加劇了產能過剩的情況,全球大宗商品也陷入了暴跌模式,根本停不下來。 萬億市場: 塑料作為工業基礎原材料,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市場規模異常龐大,而目前全球范圍內對材料的消費需求甚高,并將長期趨于增長態勢。 較長的供應鏈: 塑料等大宗商品因其價格波動大,需要及時有效的信息反饋機制,再者,針對產品的信息交流、交易、物流、金融、附加的技術支持等等這些服務構成了塑料產業一條極為冗長的供應鏈條,增值服務的利潤空間有待開發。 在當前塑料企業整個行業面臨著挑戰,缺乏整合機制,缺乏渠道,可能面臨市場和國家的洗牌,大宗商品垂直電商平臺紛紛涌現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么,目前塑料電商市場的發展格局究竟是打土豪、分田地,重新當家做主(其實低層次,低效率的體系當家做主是一個悲劇),還是協助土豪一起發展壯大? 2、現有的幾種B2B電商平臺發展類型: 就目前來看,在行業的激勵競爭中能夠站穩腳跟,倍受資本追捧的B2B企業,是那些原本就干得好的傳統企業,我們把這叫做 “挖金”,這屬于第二種。 而渠道改革這一塊,最大的發現就是聯盟體系的建立。通過分配股權,讓合適的企業進來,進行一定的業務再分配來對抗強勢的渠道,我們把這種形式稱之為產業再分配,但是在“互聯網+”改革風口面前,這種模式的作用會顯得越來越蒼白無力。 部分B2B平臺是利益再分配的過程。一個是針對上游產業,一個是對應下游廠商。但摻雜資本行業,我覺得更像是一把屠刀。這把屠刀,可能會砍向手無寸鐵的民眾,也有可能砍向權貴,關鍵是看這把刀握在什么人手上。 B2B電商平臺的發展,就好比是由冷兵器統治轉向熱兵器統治,實質上更加顯得沒有任何抵抗力,更加的殘酷,卻沒有出現更多的血腥。以很多時候,我把B2B的創業看成農民起義。與軍閥起義比起來,農民性質的起義最終導致的結果,往往是民眾遭到無情的鎮壓,軍閥獲得收編,剩下的那部分只是軍閥的混戰到統一,抑或是以聯盟的建立來抗衡權貴。 從本質上來看,大貿商、區域統治商,只是站隊問題而已,當然不排除部分產業存在推翻的情況,但是大部分會像小米的商業模式一樣,最后摧殘整個產業利潤。 我們把B2B電商平臺的出現叫做產業的平穩過渡,在這期間,塑料產業將面臨重新洗牌的局面,在所有傳統企業接受市場化改造的關鍵時間節點,行業發展格局勢必顛覆,并將會淘汰一批,培養一批,扶植一批。 B2B的創業者,大部分算是既得利益中的謀士,混口飯吃,部分成了蕭何,也有部分可能成了李自成,剩下一、二僥幸成了朱元璋。若存有濃烈的濃烈的小農意識,盲目追隨,必死無疑。只會導致李自成式的不攻自破。 站在B2B是大軍閥的利潤再分配這個立場,一切就能說得通了。買塑網將是救星般的存在,使上下游企業可以結成聯盟體系,就像軍閥起義一樣,只要沒人敗壞市場,就可以使眾多中小型企業避免被消滅。 買塑網的建立,從一開始,就肩負著帶領大家奮起革命的重要使命。 |